在創新科技力量滲入各行業領域的當下,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所使用的電子產品、智能小家電等越來越多,而這些產品要想良好運轉,都要依托于“芯片”。所有的電子產品都是用印刷電路板制作的,可以理解為把電路小型化微型化的意思,即集成電路,將集成電路拆開來看的話,里面就會有一顆一顆正方形的芯片,芯片還有一種比較大眾化的說法,就是IC。

小小的芯片看起來“普通”,但卻是一項關鍵技術。芯片制造如同使用樂高積木蓋房子,首先需要作為“地基”的圓晶,然后再層層往上疊的芯片制造流程后,就可產出必要的芯片,當芯片在通電之后就會產生一個啟動指令,所有的晶體管就會開始傳輸數據,將特定的指令和數據輸出。
而大多數芯片都由專門的芯片設計公司進行規劃、設計,例如高通、Intel等知名的芯片公司。我國也一直致力于發展科技,所以在政策支持和資源傾斜下,目前國內也涌現了一批優秀的國產芯片品牌和生產企業,比如聯發科、華為海思、中芯國際等。
通俗來說,芯片一般分為數字芯片、模擬芯片、數模混合芯片三類,像我們日常使用的電子產品所搭載的i9、麒麟、驍龍等都是芯片型號,i9是電腦處理器芯片,麒麟和驍龍都是手機處理器芯片,所以一切的高科技電子設備都離不開芯片。那么,芯片究竟有什么作用呢?
芯片其實就是一塊高度集成的電路板,比如說電腦的CPU,其實也是一塊芯片不同制的IC有不同的作用,比如說視頻編碼解碼IC是專門用來處理視頻數據的,音頻編碼、解碼IC則是用來處理聲音的。如果把CPU(中央處理器)比喻為整個電腦系統的“心臟”,那么主板上的芯片組就好比是整個身體的“軀干”。對于主板而言,芯片組幾乎決定了這塊主板的功能,進而影響到整個電腦系統性能的發揮,芯片組是主板的靈魂。
誠然,我國在手機、電腦這方面的芯片研發還要很長的一段路需要走,但是我國在小家電和儀器設備IC自主研發上已經處于世界一流水平,并不斷涌了更多優秀的芯片品牌,從上游的設計,到中游的制造和下游的封裝,都已經形成了“產業一條龍”,還是有較為廣闊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