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宇凡微為大家分享的內容是國產MCU芯片的崛起,實現替代海外芯片缺口,在我們的學習過程中總是會遇到一些難題,我們宇凡微將為大家整理更多的知識點,供大家學習參考。
當美國限制了為中國供應MCU芯片后。我們的科研技術在短短兩年之間就能夠實現替代海外的不分進口芯片的缺口。
如今原材料的短缺,臺積電等芯片代工廠都將產能優先給了利潤更高的高端芯片,所以導致了低端芯片市場的產能大幅度下降。
另外又因為疫情等各種外界因素停工停產,交期延后。以汽車芯片為例,理想汽車的芯片供應短缺,甚至需要從黑市以高于市場800多倍的價格買下原先只要十幾塊錢的芯片。由此可見車規級MCU芯片的短缺是非常嚴重的。
車規級MCU芯片不像手機所使用的芯片那么高端,但是由于汽車廠商需要對芯片認證,當需要更換MCU芯片供應商的時候則需要很長的時間周期來測試。
當下全球的車規級MCU芯片都出自三大芯片廠家:英飛凌、瑞薩電子、恩智浦,這三大芯片龍頭企業。
但是如今市場驟變,所有的芯片廠家都在缺貨。再加上進口芯片的限制,原本國內只做邊角料的MCU芯片廠商也迎來了巨大的商機。
國內企業原本需要使用進口芯片的企業,在能夠時間替代的前提下,都盡可能的采購了國產芯片。
一直以來,占據國內市場的MCU芯片公司分別是:
1、恩智浦:側重車規級MCU布局,2020年在全球汽車MCU行業占比26%,僅次于瑞薩電子;
2、英飛凌:收購賽普拉斯(車規級MCU全球第四),進一步完善汽車芯片布局,穩固全球車用MCU第三地位,并縮小與全球前二的差距;
3、瑞薩電子:MCU全球市占第一,汽車業務為主要收入來源,2018年率先推出全球首款28nm車規級MCU;
4、意法半導體:借助32位ARM架構豐富MCU產品類型,主要應用于消費電子領域,在中國MCU市場占比第一;
5、微芯科技:以工控與消費級MCU為主,收購Atmel拓寬ARM內核產品線。
雖然如今的國產MCU芯片廠商還無法和以上幾家龍頭企業進行抗衡,但是在本次“缺芯”環境下,催發了不少芯片廠商的崛起。
在中低端控制芯片領域,國內已經有不少的MCU廠商實現了部分芯片替代,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缺貨問題。
但在高端芯片上,車規級MCU芯片的要求非常高,如今國產的只有比亞迪半導體、賽騰微電子、國芯科技、芯旺微、杰發科技等MCU廠商實現了車規級MCU芯片量產。
以上就是深圳宇凡微為大家分享關于國產MCU芯片的崛起,實現替代海外芯片缺口的全部內容。我們公司擁有13年的單片機方案開發經驗,能夠快速完成您的各種定制需求,更多詳情請咨詢網站客服或撥打電話!
ALL RIGHT RESERVED 2022. 粵ICP備17095549號 技術支持: 牛商股份 百度統計 粵公網安備 44030402004503號